1、负责新药体内外药物筛选模型的构建、活性筛选及药效学评价工作;
2、负责新药药代动力学试验、药代分析方法开发;
3、负责新药药理机理、毒理及安全性评价的试验工作;
4、药理学、药物分析、药代动力学等相关专业2年以上工作经验;有开展新药药理、药代、毒理方面等实验方案设计的经验,熟悉早期安评中大小鼠长短期毒性实验,精通血液学、血生化、大体解剖及毒理病理学检查。
5、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热爱新药研发。
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分析方法;
2、文献调研,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3、定期撰写英文实验报告与小结;
4、学习逐步独立开展课题和科学研究,掌握独立科研的思路和方法;
5、本科、硕士、博士不限。
导师简介:
雷晓光,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2001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2006年获得美国波士顿大学有机合成化学博士学位,2006-2008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生物有机化学博士后研究,2008年底全职回国,曾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2014年全职加入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独立工作以来,在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 活性小分子探针导向的化学生物学研究、以及创新药物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科学发现;目前在Cell,Nature,Science等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并获得了12项创新药物发明专利授权;荣获了国家杰出青年、科技部973、863首席科学家、万人计划等学术荣誉;还获得了国际四面体青年科学家奖,国际化学生物学协会青年科学家奖,中国化学会-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维善天然产物合成奖、青年化学奖,中国药学会施维雅药物化学家奖等18项国内外学术奖励;目前担任《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杂志执行主编。雷晓光教授,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2006年获得美国波士顿大学有机合成和化学生物学博士学位,2006-2008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生物有机化学博士后研究。2008年底全职回国,曾任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药物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化学中心主任。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药学会,美国化学会,中美化学教授协会会员。
课题组简介:
雷晓光教授领导的在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与创新药物研究的课题组致力于化学生物学,有机合成化学,合成生物学与创新药物研究。具体研究方向包括:
1、)利用化学生物学手段研究与人类重大疾病(如:癌症,感染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相关的生物通路分子作用机制和调控方法;
2、)开展复杂天然产物合成研究,并且运用活性天然产物发现新的生物靶点和阐明新的生物作用机制;
3、)研究复杂天然产物生物合成,揭示新的酶学机制,并且综合运用合成化学与合成生物学手段高效制备天然产物来源的药物分子;
4、)开发新一代高效的生物相容反应,并且利于化学交联结合质谱技术系统研究复杂蛋白质结构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5、)寻找和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利用药物化学手段开发创新型药物。